七月底的成都,俱乐部官网更新了一行内容,这让球迷们的焦虑情绪一下子爆发了。夏季转会窗口球队一个新球员都没引进,却把两个青训小将提拔到了B队。这两个小将股票配资世界,一个是19岁的熊家俊,一个是18岁的何麟飞,球队把未来的希望寄托在了他们身上。更让人吃惊的是,俱乐部还说“成绩和青春不能都要”,好像要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年轻球员身上。这和大手笔引进外援的津门虎完全不一样,这种大胆培养青训球员的做法,在中超赛场引起了新的争议。
俱乐部这么做也是有原因的。过去三年,成都蓉城在青训方面下了很大功夫。温江基地的六个年龄梯队每天都在努力训练,05后的熊家俊就是青训的成果之一。从外租数据来成都青训球员的转化率达到了28%,比同期中超球队平均不到10%的转化率高多了。俱乐部技术总监还专门去了比利时,引进了先进的青训体系,为年轻球员以后去国外踢球做准备。现实情况也很严峻,中乙联赛对身体对抗的要求比U19赛事高多了,和成年球员比赛对年轻球员来说是很大的挑战。对于刚满19岁、身体还没发育好的熊家俊来说,一切来得都太突然了。
展开剩余59%看到俱乐部这种极端的做法,很容易让人想起十年前成都谢菲联的事情。当时年轻球员很快成了主力,球队半年丢了42个球,创下了队史耻辱纪录。不过现在和那时不一样,如今的管理层在青训项目上投入了更多资源。他们把原本用来买外援的500万美元用来培养年轻球员,还请了韩国专业体能团队来指导,让小将们的身体素质能慢慢达到职业水平。熊家俊的球探报告里有个数据很突出,“空中对抗成功率比蒋圣龙同龄时高7个百分点”。但问题是,这种让年轻球员仓促上场的做法,是青训的新尝试,还是一种冒险呢?
下周球队就要在中乙联赛迎来首场比赛了,对手是经验丰富的江西队,小将们的表现将第一次接受现实的考验。对球迷来说,这不只是一场普通的比赛,也是对俱乐部战略的一次考验,考验球迷对俱乐部的信任和耐心。训练场边的保安说得有道理:“青训不是养花,必须经历风雨。武磊当年被徐根宝放到中甲的时候,也被很多人骂。”真正的考验是,看台上期待已久的球迷们愿不愿意等这段漫长又不确定的时间。
内容及图片来源于公共网络股票配资世界,如有问题和不当之处请联系作者删除
发布于:四川省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